人物
时段
朝代
人物库
卫胤文明至南明 ? — 1645年4月25日
维基
卫胤文(?
—1645年),字祥趾号紫庵又号紫岫陕西西安府韩城县人,明朝、南明政治人物。
卫胤文天启元年举人卫之琚的儿子,在崇祯三年(1630年)举人次年(1631年)进士,改庶吉士,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詹事中允左谕德后告归。
十四年(1641年)李自成入关,陕西军力崩溃,他在家乡连夜赶到北京,痛哭上陈作战计划,表示西方危险,将祸及社稷,并请求徵召四大镇入朝保卫京师;他连续呈上十五道奏疏,捐出三千金犒军。
崇祯帝认为他切实,在朝堂当面褒劳他。
北京失陷,他匿藏在民间,被李自成部下搜获,在审讯前逃到南京
弘光帝继位,仍然让卫胤文担任左谕德,迎合马士英意思而奏请罢史可法兵马,弘光帝下诏责备他,马士英就和他遂渐亲䁥。
不久他到兴平营,高杰因为他是同里而上疏让他留下监军高杰去世,卫胤文马士英推荐下即时以兵部右侍郎总督兴平的部队,经略开封归德
很快朝廷下令安庆巡抚并入应天巡抚,屯抚并入凤阳总督王永吉兼巡抚淮安,他则兼巡抚徐扬。
当时柳城高金高自修筑土城,训练壮丁,不接受李自成命令,卫胤文上疏让他担任副总兵
归德失陷,清兵徘徊不前,令徐州人民惊慌,王永吉请求急调阁标以及甘肃团练营救;但忽然传来密旨要求撤军入,因此各军队前向江上,徐州空虚。
王永吉再次上书说:「清兵已进入虹县,距离泗州二百里,万一泗州沦陷,就会直达盱眙
盱眙东南一路可达淮安,正南一路可达扬州,西南一路可达六合、浦口,不但淮安扬州无法支撑,而且随时会渡江攻入南京
请求让卫胤文刘泽清全力守住徐州泗州,保全南直隶的门户,同时以南直隶全力防寇防清,才不会四面受敌。
」朝廷不采纳。
弘光元年(1645年)四月,朝廷才命令他和李成栋屯驻泗州,未出发扬州已沦陷,他投水而死。